#
-
Recent Posts
Recent Comments
X 我知道了TIPS: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
如何处理已经开封的葡萄酒?
红酒网(wine.com.cn)葡萄酒招商门户
储藏葡萄酒也是一门学问。很多时候,买回来的葡萄酒不好喝,可能是和储存不当有关。短时间储藏葡萄酒只需要将葡萄酒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,但如果长时间储存葡萄酒,则需要注意很多因素。
光线:无论是自然光还是灯光,都会加速葡萄酒氧化。这就是为什么葡萄酒大多数是深色的玻璃瓶装。在储存葡萄酒时,一定要避免所有光源。如果需要储存价格高昂的名酒,可以考虑购买专门防紫外线的葡萄酒储存箱。
温度:12℃被认为是储存葡萄酒最理想的温度。储存葡萄酒需要恒定低温。如果葡萄酒长时间处于22℃以上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即使是短时间内,葡萄酒都会遭到热破坏。遭到热破坏的葡萄酒会失去新鲜果味变成炖煮水果的味道。当葡萄酒的酒塞移位,葡萄酒就有可能是遭到了热破坏。因此,要长时间保存葡萄酒,需要把葡萄酒存放在恒定的低温环境下。
湿度:适宜的湿度使酒塞保持湿润,不会因为干燥而萎缩变形,从而更好地保护葡萄酒防止被氧化。对于葡萄酒来说,湿度在50%到80%之间是最理想的。因此,葡萄酒并不适合长期存放在冰箱里,冰箱干燥的环境反而会使葡萄酒加速氧化。
震动:葡萄酒要避免震动,震动会导致葡萄酒加速陈年。过度震动会破坏葡萄酒的结构导致沉淀。长时间储存葡萄酒,一定要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剧烈震动。
此外,在保存葡萄酒时,要将葡萄酒斜放或平放,保持葡萄酒与软木塞接触,使软木塞保持湿润。如果是用螺旋盖封瓶的酒塞,则无需平放。
各个葡萄酒生产国对于酒标的标注和设计都会有具体而严格的要求。虽然,设计出来的样式会千姿百态,但酒标表达信息的风格可归纳为两个体系。一个是以法国、 意大利为代表的旧世界,一个是以美国、澳洲为代表2的新世界。与旧世界法国酒、意大利酒不同,澳洲酒没有明确的受法律保护的等级制度,其酒标不像法国酒标那样对于原产地和等级有着严格的规定。简而言之,澳洲的葡萄酒酒标非常清楚且容易了解。
1. 葡萄酒生产商名称及地址
这一信息至关重要。对此,世界葡萄酒大师罗伯特·詹姆斯·盖蒂斯(Robert James Geddes)曾表示,由于澳大利亚人认为生产商是酒质最好的保证,而非人为判定的等级规则,所以目前澳大利亚的酒标只提供引导性说明而非明确的等级划 分。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葡萄酒总是把产地、生产商和酒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。
2. 原产国
澳洲法规强制标示“Produce of Australia”或“Australian Wine”。如果一款酒是由两国酒混合酿造而成的,那酒标应以百分比标注出来,比如,75%的澳大利亚酒和25%的智利酒。
3. 年份(Vintage)
年份是指葡萄采收的年份。虽然法规并没有强制标示这一信息吗,但若标示年份,应至少有85%的葡萄是该年份采收的葡萄。
4. 葡萄品种
澳洲法规并没有限制可以酿制葡萄酒的品种,也没有强制标示葡萄品种。但若要标示则必须遵循规定:
1)标示单一葡萄品种。至少85%的葡萄是采用该葡萄 品种。
2)如为“blend”,至多标示5个品种,标示的品种要超过整体95%,单一品种至少5%。
3)或至多标示3个品种,总标示品种要超过 85%,单一品种至少20%。
5. 含量
澳洲法规强制标示于酒瓶正面,且字体高度至少要3.3mm。
6. 酒精浓度和标准杯
澳洲法规强制标示酒精浓度,如12%标准杯(Standard Drinks,1标准杯=10克酒精)英国采用的1单位的酒精饮料约含乙醇8~9克。在北美洲1标准杯含乙醇12克。
7. 过敏原声明 (Allergens Declaration)
酒标上须清楚表示酒中添加了哪些添加剂。
A. Preservative (220) 二氧化硫(sulphur dioxide)超过10mg/kg。
B. 澄清媒介(fining agent)如:蛋白、牛奶、鱼胶。
C. 非葡萄产生之丹宁酸,如:栗子、坚果。
关于葡萄酒残糖量的知识
红酒网(wine.com.cn)葡萄酒招商门户
不知道从何时开始,随着进口葡萄酒越来越多进入国内市场,各种各样关于如何区别真伪的方法层出不穷地出现,譬如有通过酒瓶瓶底的瓶型来区别真伪,也有人说可以通过cl以及ml的容量单位来进行区别真伪,那么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言般?可以凭借cl和ml这样的容量单位来进行区分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
这是因为,其实cl和ml仅仅葡萄酒容量计算的不同单位而已,”cl”是厘升,centiliter,而”ml”则是毫升,milliliter,它们均是国际上认可的葡萄酒容量计算单位,而cl则是西方传统酿酒行业所常用的术语,特别多在旧世界国家里。而毫升的话则是国际上比较广泛的通用的液体计算单位,如新世界国家里。
目前而言,除了欧洲国家外,其实厘升这个容量单位已经较少被使用了,即便是旧世界国家的主流代表法国的波尔多八大名庄里,木桐酒庄就使用传统的”cl”来计算容积单位,而白马庄则迎合国际潮流,使用”ml”来进行容积的计算。
所以说,如果某些媒体或个人通过”cl”或”ml”来辨别这瓶进口葡萄酒的真伪的话,那么这种方式是既不科学也不合理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导!
关于葡萄酒残糖量的知识
红酒网(wine.com.cn)葡萄酒招商门户
不知道从何时开始,随着进口葡萄酒越来越多进入国内市场,各种各样关于如何区别真伪的方法层出不穷地出现,譬如有通过酒瓶瓶底的瓶型来区别真伪,也有人说可以通过cl以及ml的容量单位来进行区别真伪,那么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言般?可以凭借cl和ml这样的容量单位来进行区分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
这是因为,其实cl和ml仅仅葡萄酒容量计算的不同单位而已,”cl”是厘升,centiliter,而”ml”则是毫升,milliliter,它们均是国际上认可的葡萄酒容量计算单位,而cl则是西方传统酿酒行业所常用的术语,特别多在旧世界国家里。而毫升的话则是国际上比较广泛的通用的液体计算单位,如新世界国家里。
目前而言,除了欧洲国家外,其实厘升这个容量单位已经较少被使用了,即便是旧世界国家的主流代表法国的波尔多八大名庄里,木桐酒庄就使用传统的”cl”来计算容积单位,而白马庄则迎合国际潮流,使用”ml”来进行容积的计算。
所以说,如果某些媒体或个人通过”cl”或”ml”来辨别这瓶进口葡萄酒的真伪的话,那么这种方式是既不科学也不合理,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误导!
来源:佳酿网
想起葡萄酒爱好者每天都会碰到的”Dry”这个字,就不禁对国内的葡萄酒专家和专业媒体有些小小抱怨,为什么你(我)们对许多深度的酒类知识都不厌其烦介绍了,却连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单字都搞不定?到现在还让它的中文字义含混不清,莫衷一是!
考考你:干红是什么意思?
目前就是将”Dry”直译为干,例如干白葡萄酒(Dry white wine)及干红葡萄酒(Dry red wine),甚或再进一步简化为干白、干红,几乎已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新字。
然而若我们随便抓一个葡萄酒爱好者,问他知不知道干红是什么意思,可能多数人立刻头上一堆问号,或是大概能领会其意,但又不能很准确地解释。
这也是干红?这是为什么?因为在我们的字典里,根本没这个意思的字,所以多数人没有太细究其意的人,没办法马上作出回答。
有些朋友第一时间大概就会回应说:字典里怎么会没有?不然就直接翻成繁体字的干就好了嘛……”Dry”不就是干吗?
干红:脱水的红葡萄酒?
事实上,白葡萄酒的dry和红葡萄酒的dry,也有些许不同。例如低价酒中,可以常见到似乎是掺了糖的微甜红葡萄酒,但一般各产酒国符合基本规范的红酒,除了加烈酒或极少数的例外,基本上都是不甜的。也因为红酒几乎都是dry的,所以叫干红根本就是多此一举。
但白葡萄酒就不同了,不仅各种程度的甜味都有,即使是不甜的白葡萄酒现在也有极不甜的bone dry和dry区分开来,而off dry定义上是微感觉到有点不干但又有点干,这和直接觉得甜的半干(medium dry)相比又干了许多。当然,对于“dry”除了写法不同,有时也有不同的定义,或甚至没有定义。在选择白葡萄酒时,这还真是一个越来越难分清楚的难题,最有趣的是,有时连开瓶试饮后也不一定能分辨出来。
喝起来不带甜味的葡萄酒说起来简单,其实意义很广泛,葡萄里的糖份以葡萄糖为主,这种单糖味道比较不甜,大概只有蔗糖的一半,只有留一两克在酒里是喝不太出来的。葡萄酒里除了葡萄糖之外,酒精和甘油也有可能会产生甜味,完全不含残糖的葡萄酒如果酒精度高又含有许多甘油,也相当有可能喝起来有带甜味的感觉,特别是经过几年的瓶中熟成之后,加州许多经橡木桶培养的夏多内(Chardonnay)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除了糖、酒精和甘油这些加法之外,也同样有减法,酒中的酸味常常可以中和甜味,让带糖份的酒喝起来完全没有甜味的感觉……
不过如果要简单按照狭义解释,dry就是指每公升含有4克以下糖分,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甜味,但糖分却确实存在。也就是说,甜或不甜,有时候可能是你的错觉。
碍于篇幅,只能谈到这里了,但是基本上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:用干和干去形容葡萄酒都无所谓,反正它们都不是太准确的字,太家就约定俗成吧!大部分情况用不甜,并视情况调整之;再或者,还是直接用英文吧,我投降了!
来源:网络
葡萄酒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重要,因为这对我们的品酒体验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你选择不正确的葡萄酒杯的话,酒的味道和口感都会大打折扣,如果选择正确的杯子就能让你的酒品起来味道会更加完美。
挑选合适的杯子
当你终于精挑细选选择出最心爱的美酒时,记得用一个合适的杯子,让它充分地发挥妙味。
高脚杯的妙用就在于,细长的腿让手有所把持,从而避免手直接接触杯壁而影响酒的温度,温度的变化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。高脚杯球状的酒杯可以使酒香自由地散发出来,充盈于口鼻之中,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品味完整的香气。
不可不知的3个葡萄酒文化知识
1.勃艮第杯
小口大肚,向内收窄的杯口设计,有助于凝聚酒香,适用于盛放勃艮第葡萄酒,也适用于其他白葡萄酒或新酿制的红葡萄酒。
2.多用途酒杯
与波尔多杯外形相似,单体积略小,适用于各样的或清雅或浓郁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,也适用于口感浓烈的香槟。
3.波尔多杯
郁金香形状的高脚杯,适用于各种葡萄酒,但轻淡的白葡萄酒除外,这款酒杯的杯肚略窄,相对较宽的杯口可以令酒香在你的口中尽情释放。
4.标准品酒杯
做工精良,但容量很小,是品酒师们偏爱的酒杯,这种酒杯很常见,虽然外观并不出众,但价格合理,适用于品尝各类葡萄酒。
当你不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的时候,那么你可以选择一个小的波尔多杯或者大的多用途酒杯即可。毕竟这两种杯几乎适用所有葡萄酒。
如何搭配菜品
不可不知的3个葡萄酒文化知识
酒菜搭配。选了好酒,菜也不可偷懒,酒与菜的搭配就好比一次新婚:如果结合成功,双方会因彼此而“心花怒放”,酒菜的味道也显得比单独享用时更加美味。如果失败,好则双方互不干扰,差则双方你争我夺从而影响了各自的优势。要注意,味道的联姻,准确得说,首先是一个口味的问题,你所喜欢的搭配并不一定是你的邻座也喜欢的搭配。
色彩搭配。实现成功搭配的最简单的秘诀就是:色彩协调。白葡萄酒可以搭配鱼类、海鲜和甲壳类以及禽肉类食物,很明显,它们都是“白”的。类似的,红葡萄酒则可以搭配红肉类,牛肉、羊肉和内脏这样的东西。桃红葡萄酒则用来搭配猪肉、烤肉类的食物。
何时开瓶
在做完一切准备工作后,我们终于可以打开我们精挑细选的这瓶葡萄酒,那么在什么时候打开葡萄酒能让它呈现出最好的风味呢?根据葡萄酒本身的特性,你可以在即将上菜时,上菜前一个小时,上菜前三个小时打开葡萄酒。
不可不知的3个葡萄酒文化知识
即将上菜时可以打开以下几种葡萄酒:干白葡萄酒、带果香的白葡萄酒、清雅的红葡萄酒、微起泡酒、起泡酒、经典香槟酒。你需要把这些酒倒入酒杯中使之与空气接触,进行醒酒。
上菜前1小时可以打开几乎所有葡萄酒,无论是红葡萄酒还是白葡萄酒(起泡酒除外)都最好在开饭前1小时开启,你只需要打开瓶塞,将酒瓶放在阴凉处即可。
上菜前3个小时是打开法国、智利、阿根廷的初酿或烈性红葡萄酒,以及产自意大利、西班牙、葡萄牙的某些紧实的葡萄酒。某些口感极强劲的,尤其是新酿制的酒,甚至可以在开饭前6小时就打开,3小时候倒入醒酒器。
上面三个葡萄酒文化知识都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,这对我们的品酒体验至关重要。
葡萄酒酒具 红酒瓶底为什么有凹槽
红酒网(wine.com.cn)葡萄酒招商门户
来源:网络
葡萄酒的卡路里应该怎么计算呢?大家都知道葡萄酒都是含有一定的卡路里的,那么具体要怎么计算呢?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一下。
事实上,一杯酒中所含的卡路里因倒酒人所倒分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在餐厅里,一杯酒的侍酒量大多为5盎司(147.5毫升),但标准(或者说推荐)侍酒量却是4盎司(118毫升),将近半杯。而就在这半杯酒中,含有非常可观的热量。一般来说,每盎司(29.5毫升)葡萄酒约含25卡路里热量;如果以餐厅的侍酒量来计算,每杯酒中就含有约125卡路里热量;若以推荐侍酒量4盎司来计算,每杯酒则约含100卡路里热量。
每瓶红酒中含有多少卡路里?
根据上文的计算,1盎司葡萄酒中含有25卡路里热量,一瓶750毫升(约25.4盎司)的红葡萄酒中就大概含有635卡路里热量。如何计算葡萄酒中的卡路里含量?不同葡萄酒的酿酒葡萄、葡萄酒风格存在差异,葡萄酒中的卡路里含量也存在些许差异。一般来说,酒精度越高,葡萄酒中所含的热量也会越高。计算葡萄酒中卡路里含量的基本公式为:酒精度(%)×盎司×1.6=卡路里含量依照这个公式,一杯6盎司(177毫升)、精度为15%的葡萄酒中含有144卡路里热量;一杯6盎司、酒精度为12%的葡萄酒则含有115卡路里热量。
喝葡萄酒是否会让人发胖?
虽然葡萄酒中不含脂肪,但是存在于葡萄酒(酒精和残糖)中的热量依旧可能让人发胖。液体饮料中的热量不像食物中的热量那么令人注意,但如果不加节制,它们也会迅速积累,产生负面效应。因此,适度饮酒不仅是为了安全,也是为了合理控制人们从葡萄酒中获取的热量。此外,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卡路里含量较低的葡萄酒:糖分所产生的卡路里比酒精低,所以可以选择酒精度数低的干型葡萄酒或者甜葡萄酒。
英国国家健康服务中心(NationalHealthService)提出,女性每天摄入的热量应保持在2,000卡路里以下,男性则在2,500卡路里以下。如果能平衡好每天摄入的卡路里总量,适量的葡萄酒并不会打破饮食平衡,而且葡萄酒中的各类酚类物质还会对身体产生益处。
通过以上资料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葡萄酒的卡路里要怎么计算式,其实每一种葡萄酒的卡路里计算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,希望小编以上的方法能够帮助到你。
通过以上资料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葡萄酒的卡路里要怎么计算式,其实每一种葡萄酒的卡路里计算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,希望小编以上的方法能够帮助到你。